從怪怪屋到侘壹——立陽開發回應土地,打造林口新願景
- 開發 立陽
- 8月1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從「怪怪屋」到「土然」,在地記憶與生活場域的轉化
一棟因特殊折線造型而被稱為林口「怪怪屋」的建築,在金融風暴後成為爛尾樓,卻也意外成為地方孩子的探險基地。多年後,立陽開發取得這塊基地,選擇以一場光影音樂派對,讓當地居民得以與「怪怪屋」正式告別,延續過往情感的連結。
隨後,設計團隊從林口居民的視角重新回望這片土地,在正式建設前的過渡階段,嘗試創造更貼近日常的公共場域——以森林茶屋為靈感的期間限定空間「TERRA 土然」林口慢閃店於是誕生。這座可拆卸重組的建築,成為社區生活的日常場景之一,也獲得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肯定。


遷徙到虎尾的「Dream Box」,建築作為教育的容器
其後,「TERRA 土然」遷移至雲林虎尾拯民國小,以「Dream Box」之名展開新生,成為師生共同策展與自然課程的學習場域。孩子將觀察轉化為創作,將玻璃牆面作為展覽平台,讓空間的邊界被重新定義。美感教育在日常中發生,對話與協作在其中醞釀,一個由建築延伸出的教育實驗現場逐步成形。
將一座造價數百萬的臨時建築無償捐贈至偏鄉學校,所傳遞的不僅是資源,而是一種價值觀的實踐。正如設計師張育睿(Ray)所說,這段歷程不僅呈現立陽對城市空間的思索,也揭示其建築實踐背後的脈絡——以公共性、藝術性與教育性作為介面,從地方歷史出發,回應生活真實樣貌,使城市與居民建立更深層的關係。

建築作為提案,從教育實驗到城市美學的實踐
在這座承載深厚歷史與文化記憶的基地上,「侘壹」作為立陽開發近期即將落成的住宅建案,也是一場向城市美學發出的回應。建築比例刻意退讓,讓森林造景成為生活主體;景觀設計串連街區,店舖與公設空間延伸進日常之中;住宅,不再是單一建物的建立,而是一種更貼近人的城市提案。


「立陽開發接待中心」
▸ 地址|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 621 之 1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