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和宅合在一起,就會有很多故事發生,缺一不可|專訪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 Sunny

  • 作家相片: 開發 立陽
    開發 立陽
  • 2024年10月2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3月14日

人們對於「居所」的想法,會隨著時代而改變。當代青壯年與上一輩對於住宅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應單總價提高,以及家庭組成多為小家庭,不如以往追求豪宅、大坪數,現代人更追求能展現風格、質感與生活品質的空間。



「立陽開發」響應城市計畫,以[ X-iSLAND ]為出發,共同探討城市設計、租售屋體驗與永續實踐的平衡,主動投入地方空間的活化,重整與建置土地及畸零地,將空間再生,並引入思想與美學。


在追求便利與功利主義的環境裡,以設計建造、社區營造、藝文導入等途徑創造「愛惜生活」、「凝視自身與土地關係」的場域。




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 Sunny 分享,作為第八代林口人,林口對他來說是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而「生活」正是他認為物業建設上最重要的元素。建設二字看似冰冷,實為從生活出發,在傳統的基礎下,形塑下一代的居住樣貌,是連結人與土地的媒介。「我很喜歡『侘』這個字,人和宅合在一起就會有很多故事發生,缺一不可。」他希望立陽能扮演傳承的角色,為林口「賦能」,提供這個地方更便利的生活機能,以及更豐富多元的面貌。將這塊土地以前的故事與當代連結,並重塑它、賦予它價值,讓更多人知道。


Sunny 坦言,他認為去脈絡化的盲目新建,浪費了土地原本的故事。若無購屋需求,接待中心並非一般人會經過、停留的地方,而不斷地興建再拆除,對於永續更是一大傷害。與其提供一個普通的代銷中心,他希望能提供貼合當地居民需求的生活空間,如公園、咖啡店等,以慢閃活動吸引關注、創造話題。他觀察到,這是當代年輕人們習慣也喜歡的溝通方式,除了迎合市場外,透過一次次的練習,也讓立陽的品牌力慢慢上升。


林口與龜山的步調比臺北悠閒許多,漫步在樹林、巷弄之間,讓我們在這城停留,在每口呼吸間都活得更像自己一點 。


[ X-iSLAND ]ReBORN 龜山植藝實驗所 為留白計畫以城市計畫與美學體驗為核心進駐的空間,將廢棄老屋重新整理後,將舊時面貌與未來願景並陳,讓這棟始建於 1991 年的美式洋房,能以更優雅的姿態陪伴龜山居民。



 

工作之餘,懂得如何享受更是 Sunny 的人生哲學!想偷閒時 Sunny 常開車去山裡晃晃。他分享固定行程,「林口有很多山,下山的小山路很多條,從文化北路往下有一條我很常繞的小路。那邊的溪水很清澈,有很多溪魚、溪蝦,一般人不太會去。在山的中間有一座牧場,養了些乳牛,我常去那邊繞一圈,如果孩子在車上的話就一起看看溪、看看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