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遠見雜誌|[ X-iSLAND ]REBORN 龜山植藝實驗所留住在地文化 編織都市規劃生活想像

  • 作家相片: 開發 立陽
    開發 立陽
  • 2024年11月1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3月14日


在臺灣房地產開發中,樣品屋和舊建築的拆除往往是建案開發的標配流程,但在桃園市龜山區,立陽開發攜手留白計畫,將一棟見證當地三十年變遷的老美式建築改造為「龜山植藝實驗所」,融合咖啡廳、藝術展覽與社區活動空間,打造地方創生計畫。這個創新實驗,開創了臺灣建設業的另類思維,展現建商跨足地方創生領域、重視在地文化,並投注建設資源的嶄新格局。



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和留白計畫創辦人王奕翔以[ X-iSLAND ]計畫共同打造「龜山植藝實驗所」,開始城市、在地的更多想像。
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和留白計畫創辦人王奕翔以[ X-iSLAND ]計畫共同打造「龜山植藝實驗所」,開始城市、在地的更多想像。

一座美式老洋房靜靜佇立,周圍環繞著蒼翠的松柏和低矮的蕨類植物。這是「龜山植藝實驗所」 ,一個由立陽開發和留白計畫共同打造的地方創生計畫。


這座始建於 1991 年的美式老洋房,曾經是一代名人故居,後來轉為餐廳和幼兒園,見證了地方三十多年的變遷。隨著時間流逝,這座建築閒置多時,直到立陽開發看見這棟老屋與龜山在地人文歷史的連結並投入建設。


一般情況下,建商買地後的第一步通常是拆除舊建築,蓋起樣品屋。然而,立陽開發和留白計畫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徑。他們將這座老屋改造成「龜山植藝實驗所」,融合咖啡廳、藝術展覽空間和社區聚會場所等功能。


接下來半年裡,此處將成為充滿藝文能量的地方美學中心;龜山植藝實驗所美學館邀請多位藝術家進駐,展示以龜山原生植物為靈感的作品,週末還會變身為熱鬧的市集。由桃園在地團隊 Taoyuanother 籌劃的週末市集,匯聚多個特色在地生活品牌,從香氛到美食,展現獨特的生活風貌。



前身曾為餐廳與幼兒園的老屋,如今以[ X-iSLAND ]REBORN 龜山植藝實驗所面貌,再次為鄰里敞開大門,敘述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土地故事。
前身曾為餐廳與幼兒園的老屋,如今以[ X-iSLAND ]REBORN 龜山植藝實驗所面貌,再次為鄰里敞開大門,敘述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土地故事。

立陽開發X留白計畫 以城市故事為居民找回土地連結感

這種不先拆房蓋樣品屋,以地方創生思維改造老屋,使其再生為文創空間的概念,在建設業界可說是異軍突起。為什麼要這麼做?「臺灣的房地產談的絕大多數都是在什麼樣子的地段,推出什麼樣子的產品,討論坪數、價格大概是多少。」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解釋。


「真正提到生活感這件事情是很少的。」深耕於林口的立陽開發,是建設業的新進者,王韋翰以不同觀點看待產業,他認為當前建設產業較注重硬體設施,而立陽開發更重視與土地的連結與故事性,並期待與客戶一起追求理想生活的質感。


而能夠讓居住的環境擁有生活感,最重要的正是:「我們選擇的每一塊土地應該都要有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要被人們記住,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有了記憶,生活的想像,才有辦法被勾勒。



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與龜山植藝實驗所建築師張育睿繪於場域牆面的設計手稿圖。
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與龜山植藝實驗所建築師張育睿繪於場域牆面的設計手稿圖。

留白計畫的創辦人王奕翔也持相同看法,他指出,在都市發展的脈絡中,現代城市往往千篇一律,個性和生活氛圍較難跳脫出來。而[ X-iSLAND ]計畫便是希望在舊建築被拆除以前,能以土地活化與社區設計,再次彰顯城市的歷史深度和文化底蘊。「我們希望能在快速發展和慢生活之間找到平衡,」王奕翔強調,這是一個都市規劃的願景:「我們不想要一味地開發,而是要為林口找到屬於自己的個性,留白計畫透過創新提案進入城市,持續實驗讓地方文化與都市發展可以共存的方法,並且持續尋找更適合人們未來所需的生活提案。」


城市計畫[ X-iSLAND ] 成立 打造林口龜山的都市生活綠洲

正是基於這種共同的理念,以「內容整合」與「社會創新」為核心的留白計畫團隊,亦參與都市的建設與開發,以「城市計畫」發起土地活化、空間再造與社區設計。[ X-iSLAND ]計畫為「立陽開發」響應城市計畫,攜手「聯鑫不動產」共同探討城市設計、租售屋體驗與永續實踐的平衡,主動投入地方空間的活化,重整與建置土地及空置地,將空間再生為利於地方的建設。目標是打破建設業只談硬體的慣例,將人文關懷和生活品質納入城市開發的考量中,並在都市開發的過程中,將資源轉而投入城市與社區。


於是留白計畫仔細爬梳建設產業鏈,以設計思考與內容創意,找到與建設業共同經營都市規劃的破口。王奕翔解釋,他們發現建設業的流程中存在許多可以優化的環節,特別是在行銷和公共空間利用方面。留白計畫洞悉高齡化時代、新舊人口混居、新世代的多元特質、人類與自然共存等議題,提出一系列創新想法,也將在未來慢慢實踐,期待能讓建設真正回應社會的需求。他們期待在快速開發的時代裡,與大眾一起挖掘更多緩慢生活、重視體驗的價值。



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左)與留白計畫創辦人王奕翔(右)攜手透過「龜山植藝實驗所」的示範,嘗試將建設行銷成本轉化為文化活動,並推動物業管理去中心化,希望能尋求開發與生活品質的平衡,讓每個城市擁有自己的獨特性。
立陽開發董事長王韋翰(左)與留白計畫創辦人王奕翔(右)攜手透過「龜山植藝實驗所」的示範,嘗試將建設行銷成本轉化為文化活動,並推動物業管理去中心化,希望能尋求開發與生活品質的平衡,讓每個城市擁有自己的獨特性。

[ X-iSLAND ]計畫的下一個開發案,他們將在林口吉祥公園旁建造一座藝術公共廁所。這樣的想法,來自王韋翰的觀察,「林口的公園都沒有廁所,我們打算直接蓋一間,且是藝術公廁,就在我們未來建案的對面,」王韋翰說道,「這會是結合林口城市共同記憶的創意,也能同時回饋社會。」



在老屋旁、森林裡感受土地魅力,「龜山植藝實驗所」希望喚起城市對美好生活體驗的追求。
在老屋旁、森林裡感受土地魅力,「龜山植藝實驗所」希望喚起城市對美好生活體驗的追求。

「龜山植藝實驗所」的開幕,代表新的城市開發理念的誕生。「我們希望這種模式能夠邀請更多建設公司一起加入,並關注城市的獨特文化,將其融入至都市發展與建設開發的過程中。」王奕翔呼籲,城市發展的關鍵在於土地的個性和記憶,才能創造更美好與永續的生活體驗。


文章轉載出處:《遠見雜誌》


bottom of page